融合藝術與科技、全力發展數位內容

科技和藝術或創意結合的產業,在美國好像沒有特意創造一個統稱,其原有傳統名稱則有show business、entertainment industry,多半指電影和電視娛樂性節目,新近因為電腦和Internet的興起,而開始有了e-learning、content industry和 digital content之類的用語,但都是指和電腦有關的資訊,範疇比較狹窄。


但是在歐洲有鑑於知識經濟和經驗經濟的來臨,想要用更廣義的名詞來反映這些新產業,有人沿用比較傳統和保守的稱呼如「文化產業」(cultural industries) 。英國於1997年布萊恩為了接任首相的職位,而成立了一個創意產業專案小組(Creative Industries Task Force),從此在英、澳、紐等大英國協的國家中流行起「創意產業」一詞。

日、韓方面較為廣泛引用「數位內容」(digital content),而台灣經濟部首先在正式公文和預算項目中採用這個名稱。可是行政院的總預算和2008年重點產業計劃中則又有文化創意產業之稱。

文建會當年初步規劃文化創意產業包括視覺藝術、音樂、表演藝術、工藝、設計產業、出版、電影與廣播(包括電視)、廣告、文化展演和休閒設施等項目。牽涉的範圍非常廣泛,以政府的現有人員能力和財政预算實在無法全面照顾周全,我們不如先就「數位內容」(digital content) 這一方面做一些分析和建議。

台灣數位內容產業發展的優劣勢分析
迎接全面數位化和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台灣不但傳統產業需要轉型,更要主動開發新的數位內容產業,如藝術和科技融合的電影特效、電子遊戲(包括Video、PC和On-line games),動畫片(2D/3D),廣告片等數位內容藝術產業。尤其台灣位居華人文化與市場的關鍵地位,在民主自由的生活型態,和開放的社會制度下,具有思想、文化等寬廣的創意空間,加上台灣特有雄厚的電子工業、開放的媒體、多樣的軟體工業、傳統動畫和商品設計製作,和豐富的華人基本素材的優勢條件上,有利於發展數位化的文化創意與相關產業,發揮台灣在華人文化市場的影響力和優勢,目前所欠缺者乃是一個整合推動的機制。

優勢:
A.產業項目廣泛,市場潛量大,適合中小企業經營
數位內容產業項目廣泛,市場潛力大,適合我國中小企業與專業人才參與發展,可為台灣創造大量的商機與就業機會,這些可以影響生活型態與文化內涵的新興產業,極具開發價值與重要性。
B. 台灣擁有雄厚的電子資訊工業,軟體研發有一定的水平,動畫工業有相當的基礎。
C. 台灣的地理位置條件佳,東望美國,北鄰日本,西近中國大陸、南接東南亞,具有樞紐之優勢。
D. 台灣「技術人才」充沛,且薪資平均水平約為美國的1/6,加、紐、澳的1/4~1/2之間,在製作成本上有相當的競爭力。
E. 思想開放、自由創意的空間很大,大陸短期內無法競爭。
F. 發展模式,比照三十年前「半導體」等科技工業且發展會更快。
劣勢:
A. 企業界缺乏整合能力,各行其事。
台灣相關企業缺乏整合能力,同行間惡性競爭和相互干擾,業界當然無法透過策略聯盟,共同對外爭取業務。
B. 過度強調代工,迷信硬體。
台灣過分強調代工(OEM)文化,只重視硬體價值,漠視軟體的重要性。
C. 缺乏宏觀和國際觀,對於非製造業方面的談判和業務能力十分有限。
D. 政府沒有整體規劃,事權不一,部會間溝通不良。

數位內容產業應發展的五大方向:
1.造型商品與數位商品,同步發展的機制
A.建立造型甄選流程。
創意造型的類別(如劇本或腳本,造型設計,2D/3D動畫,商品設計等),及採用標準(以選美辦法為之,譬如一件申請案,有創意、設計、市場、市調或主要顧客群反應等評分標準) ,以政府資助的評審小組經過一定程序審核之。小組成員應包括創意、商品、設計製作、企管、行銷等
2.專業人士,在一定範圍和預算之內,該小組有決定權。
B.建立完整智財權評價系統。
建立以法律、商務、會計等作業程序,提供「創意」相關的無形智慧財產權的估價,昭信於社會大眾,使有創意能力的個人與企業完全信賴此一機制,願意將自己心血結晶托付給此一系統。
C.建立全套商品化機制。
政府或同業公會恊助企業建立商品化機制,包括推廣、授權,執行、控管等流程,而且應有適當的預算。各参與公司經營高層應親自主導和整合此一流程。
2.培訓及組合3D動畫相關技術的核心隊伍
培訓及組合3D動畫及相關技術的核心隊伍(甚至於自國外整廠引進),以求短期內爭取OEM或ODM的3D廣告、TV影集等業務,並以承包電影特效為中程目標。另一方面要調查業界狀況,以策略聯盟方式外包加工業務,帶動整體行業,培育數位內容產業人才,創造就業機會,為數位內容產業未來發展奠立基礎。譬如經濟部編列預算,由資策會承包,成立數位內容學院,和許多學校如台灣藝大、台南藝大、崑山科大、嶺東科大等有合作關係,但於2003年開辦以來,經費萎縮,顯然沒有得到政府和社會的重視。
3.參與電影長片和電視影集策劃和製作
積極策劃或參與電影長片的製作,建立長片開發流程機制,包括劇本和創意、造型設計、Demo片製作、市調,國際發行策略聯盟,生產及行銷和資金。政府和民間共同出資成立永續性電影基金,每年輔導籌拍一至兩部國際級長片,行銷全球或至少華人地區。
4.掌握華人文化素材加以創意化、商品化的商機
華人文化豐富且多元化,如歷史演義、人物傳記、武俠和文藝、和地方特色文化等,正是文化創意的基本素材,可以和數位、電子、網路科技結合,使之商品化,其商機和市場潛力無窮。
5.建立華人文化創意市場的行銷通路
推行3D動畫下游製片工廠的合作聯盟或自組團隊,以強化上述國際業務的製作能力和經營操作知識,同時以策略聯盟方式,積極佈局包涵大陸在內的華人地區的市場銷售通路的建立,掌握先佔先贏的優勢。


工商時報 2010年5月10日刊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