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效應 電影科技成顯學

李安效應 電影科技成顯學
感性的李安Vs 理性的傑克森?

「感性李安向台灣懺悔」 ,這是中國時報5月10日的電影版頭條,李安說:「我們都是台灣人,你們都是我的家人,我對你們也一直有一種歉意,因為我把最好的都給了全世界觀眾,但是那種歉意裡又包含了一種深深的愛。」

李安畢竟是國際大導演,話說得婉轉動聽,但是這麼一句「衷心話」能解釋清楚李安現象( Ang Lee Phenomenon) 嗎?,當年他被中影重點培養,由徐立功一手擘劃和提供支援讓一個在紐約「悶」了7、8年的李安,從幾個小品電影:「推手」、「喜宴」到「飲食男女」得到磨練的機會,引起好萊塢影片公司的注意,讓他有機會拍了幾部洋片,如「理性與感性」,「綠巨人」等,但是一直到中、港、台合製的「臥虎藏龍」在奧斯卡得到最佳外語片獎,而且在美國票房創下「華語片」有史以來最高的紀錄,一舉從Local (在地) 變為 International (國際) 。到了他再次回歸他喜歡的題材拍出一部經典的「斷背山」,才確定了他在好萊塢的地位。這部電影在2005年沒有拿到「最佳影片獎」,事實上是好萊塢影劇界的偏見所造成,一方面是李安華裔的身份(儘管他拿到最佳導演獎);一方面是同性戀的題材,讓這個最重要的獎項擦身而過,其實損失的不只是「斷背山」的團隊,而是成了奧斯卡歷史上的一個汙點,永遠無法抹滅。李安成功了,照他的說法,「將自己完全獻給了世界觀眾,而要向台灣懺悔」, 難道「台灣」與「世界」只能是二選一的選項,兩者為何不可兼得和融合呢!

其實「少年Pi的奇幻漂流」大體上是在台中「關起門」來拍製而成,儘管李安在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領獎典禮上表示沒有台灣的協助,就不可能拍成「少」片,話是說得好聽,但是李安的團隊除了在硬體上蓋了一個「大海」被保留以外,到底和台灣電影界有多少互動呢? 3D和電影特效在該片占的份量非常重,李安本想集合台灣業者共同參與,可是經過福斯電影公司的評估,台灣的業者根本無力承擔這個重任,只好聘請號稱世界五大電影特效公司的R&H來承包。片子拍成了,該公司後來也被陳菊的誠意所感動,決定在高雄設立分公司,將拍片團隊留下來另圖發展。可是就在經濟部和高雄市政府官員大事宣傳的時候,R&H突然在今年一月份宣布破產,而在好萊塢日漸萎縮的情況下,要想經營一家特效公司本來就不容易(美國電影工會分工極細,水電工不能搬佈景,搬運工不得換燈泡),又加上該公司擴充太快,一連在印度設兩個據點,還在馬來西亞設立分公司,財務突然吃緊,而我們的政府官員多半是技術官僚,包括當時的經濟部長是拿的MIT工程博士,他們那裡知道Due Diligence的重要,其實連許多大企業合作前都知道應該聘請專業公司互相作徹底調查,包括管理,業務資料和財務。我們留學生歸國的一大堆,但是懂得商務談判,能夠掌握大型M&A(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項目的專才和有經驗的真是少之又少。

李安在台中拍完「少年Pi的奇幻漂流」,和胡志強互相吹捧一番之後,便「船過了無痕」,一切都回歸平靜。那我們看看彼得、傑克森(Peter Jackson)又是如何在紐西蘭政府的全力配合之下,於拍攝「魔戒三部曲」的過程中將紐西蘭的電影產業一手建起來的。

彼得、傑克森在寫劇本和拍製紐西蘭電影略有成績後,他第一部好萊塢影片〝The Frighteners〞(麥可˙福克斯主演)就說服製片人移至紐西蘭拍攝,當時設立Weta製片公司,特別注重特效技術,那是1996年的事。後來在他策劃和協助之下,陸續有特效工作室如Octobor 和 Silverscreen Films的成立,並且在政府減稅,貸款等優惠條件下,紐西蘭的第一大城威靈頓建蓋幾家頗具規模、設備一流的攝影棚,接受美國電視劇的拍攝。有了這樣的基礎,彼得、傑克森和美國New Line電影公司談判,堅持魔戒三部曲全部都得在紐西蘭攝製。三部魔戒電影的巨大成功(全球票房收入美元30億以上)以及後來多部電影包括「金剛」等,確定紐西蘭成為另一個好萊塢的地位。彼得早期拍片時曾接受紐西蘭電影委員會(New Zealand Film Commission) 的支援和投資,政府的配合和贊助可以說是他為紐西蘭電影產業打下基礎的最重要關鍵。這倒有點像當年台灣政府在李國鼎負責下和張忠謀、施振榮、曹興誠等技術人才共同打造出新竹科學園區,建立IT產業,有異曲同工之妙。

彼得、傑克森後來因為他的藝術家脾氣曾經和紐西蘭電影委員會鬧得不愉快,互有指責,但是紐西蘭政府對他不離不棄,繼續投資Weta公司拍製電影,建立紐西蘭上下游電影聚落(cluster),直到魔戒三部曲達到「高峯」。事實上,如果不是紐西蘭地處邊陲,一定會吸引更多好萊塢人才的投靠,應會取好萊塢而代之。所以在2006年台灣沒有能和紐西蘭合作拍「白蛇傳」,以及轉移紐、澳電影特效技術到台灣來真是十分可惜。主要當時(甚至現在)沒有一位李國鼎第二,敢扛起從無到有建立電影工業的責任。

從紐西蘭和彼得、傑克森的例子,證明電影工業只要有少數人下定決心,加上政府能夠提供專款專用(100億開始),經過正式立法成立電影振興委員會,不怕「利益輸送」敢和民間緊密合作一部部電影拍下去,過程中設法建立上下游企業,形成聚落效應,以台灣高科技的基礎,年輕人的創意和設計能力,如果再有好的劇本(譬如中國神話傳說故事改編的劇本),一定可以闖出一片天地。這也正是徐進良導演在前不久工商時報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具國際市場規格的奇幻特效電影,是台灣電影產業的發展契機。」
本文2013年6月17日台北工商時報刊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